这38家山东新医院加紧“施工”中,投资额最高近39亿发表时间:2021-09-07 19:01 今年纳入山东省重点项目库的医院项目达38个,其中已开工37个。医养健康是山东十大产业之一,这38个项目中,有15个属于省级补短板项目,本土医院主动求变,赢得‘十四五’关键期的发展主动权。 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东院区)项目,是山东2021省级补短板项目之一。打造国际一流临床学科,包括急诊急救、器官移植、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等特色重点专业和山东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教学科研基地。 另外两个济南医院补短板项目,分别为商河县卫生健康局(商河县千医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康养综合楼。 商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总投资9.4984亿,已累计投资3.753亿。项目占地约173.33亩,总建筑面积146716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共建4栋建筑,4层的门诊医技综合楼、17层的病房综合楼、4层的后勤办公综合楼、2层的传染楼以及地下室。主要包括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等基本医疗用房以及科研用房、教学用房、预防保健用房、单列用房及传染楼等。项目目前正在进行门诊医技楼、病房综合楼基础施工和办公综合楼主体施工,建设工程量已完成37%。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康养综合楼项目,总投资5.63亿,已累计投资2.362亿,总建筑面积56201平方米,建设包括急诊、门诊、CT室等。共设病床床位420张,其中康养床位120张。 济南建20家高端医院。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规划的背景下,2017年6月,山东印发了《关于同意设立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的批复》,同意设立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选址在济南市高铁西站西侧,占地面积为45平方公里。 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当前已落地精准医学、生物医学新技术、医疗器械、健康医疗大数据等各类项目204个,引进高端人才团队26个,注册医生集团56个。 在落地的医疗服务项目当中,树兰(济南)国际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等高端医疗服务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其中,投资达28亿元,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建设的树兰(济南)国际医院已经于2020年4月开工建设。 而设置病床300张,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也预计2021年上半年竣工,预计每年可治疗3000余例患者。质子中心建成后,将会成为我国获得质子设备进口牌照中首个投入临床治疗的质子医院。 在发展定位上,济南国际医学中心走“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路线,计划将其打造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健康旅游、康复医养为一体的覆盖健康全产业链的生态体系。 在政策的支撑下,作为省市区三级重点产业项目的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的规划策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同步推动,建设进展较快。目前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已完成总投资648亿元,已完成片区规划总投资(2000亿元)的1/3。 根据《山东省“十四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十四五”期间,各地加快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标准设施和医疗救治体系。将全面建成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青岛、菏泽分中心并投入使用,各市具备一所达到三级传染病医院标准的医疗机构。 在38家正在“赶进度”的新医院中,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菏泽分中心(菏泽市传染病医院)——总投资10亿,已累计投资6.6278亿。项目建设用地158亩,设置床位500张;建设一座门诊医技楼、消化道及小儿手足口病楼、呼吸病房区、应急培训区等。 《山东省“十四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死亡率高、外转率高的疾病为重点,加强临床专科建设,加快补齐专科短板,全面提升诊疗能力,重点发展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儿科、麻醉、影像、病理、检验等临床专科。 多家侧重于发展特色专科建设。例如:山东财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枣庄市人民医院,将专门打造以肿瘤、心血管、消化内镜、神经内、骨科等专业为代表的鲁南地区一流特色专科,形成以特色专科为龙头,其他专业协同发展的大专科小综合知名院区,核定床位1000张。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国际医疗中心项目,将建设国际医疗中心1座,包括门诊、住院、医技、保障等医疗用房;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外籍等高层次人才就医环境,提高国际特需医疗服务水平,有助于补齐山东高端医疗服务供给短板。 综观38家新医院项目,投资数额在1.5亿元到38.95亿元之间。今年4月,农发行邹平市支行获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固定资产贷款9.8亿元,并实现首笔投放4亿元,用于支持邹平市人民医院医养中心项目(一期)建设,项目正是38家新医院项目之一。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医院拓宽深化薪酬制度改革经费渠道,提高诊疗、中医、护理、手术等医疗服务在医疗收入中的比例。 公立医院考评是以公益性为导向,在公立医院经费来源上,政府投入政策会持续落实。各级政府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规范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而减少医保基金支出的医院,当年度医保总额预算额度不作调减。 《山东省“十四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建立完善多元卫生健康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卫生健康事业投入。据悉,为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山东落实社会办医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资源稀缺的专科医疗机构,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妇儿等专科医疗机构。鼓励社会办医与公立医疗机构规范开展医疗协作。鼓励保险业投资、设立医疗机构,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 38家新医院项目中,有两个项目所需资金采用项目单位自筹方式。 其中,威海康润医院有限公司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南海分院项目,选址威海南海新区海逸路南。作为山东2021双招双引项目,总投资额8亿元,所需资金全部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建成后日门诊量可达1800人次,住院床位600床,达到三级医院的有关要求。目前,已累计投资53448万元,占比66.8%。 位于威海市环翠医疗健康产业园西南角的威海市里口山医院项目,规划用地3.57公顷,项目按三级专科医院标准建设,由威海市环翠区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总投资约154085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建设周期为两年,二期病房楼主体施工基本完成。 医养健康产业重点项目333个。上半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新增投资医养健康产业项目31个,基金投资10.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融资41.9亿元。 山东实现了动态调整省医养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库,3年间滚动实施重点项目333个,总投资1860多亿元。一批备受瞩目的医养健康项目成功落地或正在建设,康复大学进入全面主体施工阶段,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已落地精准医学、生物医学新技术、医疗器械、健康医疗大数据等类型项目。 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医养健康领域的应用及推动效果开始显现。今年,山东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完成互联网医院审批241家,成为国内互联网医院数量最多的省份。同时,山东积极推动医疗健康领域“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项目建设,目前已汇聚171项32亿条数据,对外提供服务1.6亿余次。 《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的要求,利用5G技术打造的智慧化、智能化医养服务平台。未来,山东将继续扶持壮大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盯紧抓实优质项目,扶持发展‘银发经济’,进一步释放医养健康产业活力。
来源:经济导报、山东省重点项目督导服务平台、工人日报、看医界 整理:医匠仁 |